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花都环境监测站聚焦黑臭河涌治理成效核验,高效开展专项监测行动,不仅为科学评估治理成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更为后续精准施策、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奠定重要基础。
为全面客观掌握辖区黑臭河涌水质现状,2025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花都环境监测站组建专项监测小组,16名专业技术人员4天完成9条黑臭河涌37个点位勘察,实现重点河段、关键节点的全覆盖监测。
在监测实施过程中,团队严格遵循《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及《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91.2-2022,部分代替HJ/T 91-2002)要求,全程严把“采样—检测—质控”流程关口。
现场采样阶段,共采集含质控样品在内的61份水样,重点围绕水深、透明度、溶解氧、氨氮四项黑臭水体评价核心指标开展分析,水深测量使用便携式水深仪,确保数据精确;透明度检测采用塞氏盘法,严格控制在无直射光条件下操作;溶解氧测定运用电化学探头法,使用前进行零点调整和饱和值校准,消除干扰;氨氮分析则通过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实验室质控样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累计完成208项次检测,最终获取148个精准可靠的监测数据,全方位筑牢监测数据“准确性防线”。
监测指标的科学解读是评估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的关键。此次监测选取的四项指标,均为反映水体黑臭特征、评估水生态健康状况的核心参数,其数值变化直接关联水环境质量优劣:水深和透明度数据直观反映水体悬浮物含量,透明度低于25厘米(国家标准阈值)会影响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破坏水生态;溶解氧含量是判断水体健康的核心指标,当数值低于2mg/L时,水体会发生厌氧反应,从而产生恶臭物质;氨氮作为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其浓度变化则直接反映生活污水排放情况。
此次专项监测行动中发现花都区兴华涌、西群河的溶解氧浓度对比5月份均有所提升,氨氮浓度均有所下降,表明花都区的水质稳定性在持续增强。
此次专项监测行动,不仅充分展现花都环境监测站在应急监测、精准分析方面的专业技术实力,更通过“数据说话”实现了三个目的。
1 一是全面摸清9条重点河涌的当前水质底数,为治理成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2 二是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精准识别治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如个别河段因支流汇入导致溶解氧出现瞬时异常、雨季初期雨水溢流引发的短期污染波动等问题;
3 三是为环境监管部门制定“一河一策”深化治理方案提供科学支撑。
下一步,花都环境监测站将建立“月度常规监测+季度专项核验”的常态化监测机制,对重点河涌实施动态跟踪,及时掌握水质变化趋势,针对溶解氧异常、雨季溢流等突出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溯源分析,为源头截污、生态补水等精准治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持,推动监测成果与治理决策深度融合,全力助推辖区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来源: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花都分局
原标题:4天完成37个点位勘察!花都环境监测站用精准数据支撑河涌水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