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环保新质生产力丨武汉市阀门厂地块80000立方米污染土壤修复工程

环保新质生产力丨武汉市阀门厂地块80000立方米污染土壤修复工程

2025-05-03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24

  生态环保产业作为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环保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栏目将聚焦生态环保产业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模式,深入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发布环境技术进步奖项,全面介绍行业内的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引导行业持续创新,加快数字、智慧、科技的融合赋能,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
 
  2023-S-59
 
  申报单位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业主单位
 
  武汉市青山区土地整理储备中心
 
  推荐单位
 
  北京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一、工程简介
 
  建设和运行模式
 
  专业施工承包
 
  投运时间
 
  2021年07月
 
  工程示范点
 
  相对国内外同类工程,本工程热脱附处理工艺中示范点主要集中在固相土壤处理工艺部分和有机废气处理工艺部分。
 
  1、在生产过程中保证物料充分热交换,使物料受热均匀,热脱附效率更高,而在废气处理过程中使余热热能得到有效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和处理费用。
 
  2、热脱附车间用水主要为降尘用水、热脱附设备出土冷却用水、急冷喷淋塔用水,全部回用或损耗,无污水排放。
 
  3、采用撬装模块化设计,两套热脱附设备并列设计安装,共用同一个进出料口,设备占地面积小,安装调试周期短。
 
  4、自动化程度高,有效避免如温度损失、压力损失、避免漏风等问题,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技术应用成本。
 
  工程规模
 
  修复污染土壤约8万立方米。
 
  工艺流程
 
  本地块有机物污染土壤采用异位直接热脱附技术进行修复处置、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进行修复处置、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采用异位直接热脱附联合水泥窑协同技术进行修复处置。
 
  整体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1、有机物污染土壤采用异位热脱附工艺进行修复,有机物处理达标后回填至原基坑;
 
  2、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进行修复,重金属污染物固化至水泥熟料中;
 
  3、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首先采用异位热脱附工艺修复,有机物处理达标后,外运至水泥厂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进行修复;
 
  4、施工过程中,开挖基坑、建渣冲洗和场地内车辆冲洗产生的废水,经废水收集池统一收集后,排入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回用或外排;
 
  5、污染土壤预处理在密闭大棚中进行,密闭大棚配套尾气处理装置,对施工产生的废气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6、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建渣经筛分、冲洗后进行基坑回填;尾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活性炭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7、为确保修复目标可达性、人员安全、二次污染防治,修复过程需要进行全过程环境监理及过程管理,制定应急预案措施,保障实施过程顺利开展。
 
  运行效果
 
  本工程经修复实施后,异位热脱附修复后土壤中总石油烃(C10-C40)和苯并[a]芘自检结果均低于修复目标值;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污染土壤,经抽检取样水泥熟料质量、熟料重金属全量、熟料重金属浸出和窑尾烟气均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要求;场地废水经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限值;大气、噪声等排放浓度均在相关标准限值内,未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产生的危险废物经危废暂存间临时存储后,统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按照危废管理要求最终处置。
 
  二次污染控制
 
  本工程潜在二次污染物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废水、大气、噪声、固废等,工程实施过程中,按照修复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中对环境影响和二次污染防治的相关要求,制定了环境管理措施和方案、并严格落实,各类二次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未发生二次污染事故。
 
  场地废水经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均达到标准限值;大气、噪声等排放浓度均在相关标准限值内,未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产生的危险废物经危废暂存间临时存储后,统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按照危废管理要求最终处置。
 
  运行情况
 
  本工程自2021年1月30日正式开工,2021年9月17日完成主体工程实施。期间,设备运行稳定,污染土壤处理过程顺利,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或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督查情况;严格按照修复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求组织施工,落实有关二次污染防治、质量控制等各项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本工程的实施,修复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碳减排效果
 
  本工程通过一系列碳减排方面采取的措施,综合能耗降低20%~30%。从技术的全生命周期评价角度进行分析,本工程符合“绿色可持续修复”的理念,为武汉市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碳减排做出一定贡献。
 
  原标题:环保新质生产力 |武汉市阀门厂地块80000立方米污染土壤修复工程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cs.hbchanyelian.com/News-4726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