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监测“碳”索——甘肃省建成首个碳监测背景站

监测“碳”索——甘肃省建成首个碳监测背景站

2024-06-11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24

  2024年6月4日,甘肃省监测站邀请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3名省内外专家对项目进行技术验收。与会专家对甘肃省首个碳监测背景站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项目的实施为甘肃省全面布设科学、合理的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储备经验、奠定了基础。
 
  2023年,在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的支持下,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功申报背景站碳监测试点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开展CO2、CH4、N2O三种温室气体,同时具备CO监测能力,开创了甘肃省高精度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的先河。为建好甘肃省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第一站”,省监测站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格按照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相关技术规范,通过近6个月的紧张实施,全面完成站点选址、站房改造、设备安装、性能调试等工作,并经过60天以上的连续运行,获取到高质量的温室气体监测数据。
 
  充分调研学习。相比PM2.5等大气污染物,碳监测难度更高、对精确性要求更高,碳监测要比常规的空气质量监测更复杂。为加快推进甘肃省碳监测工作,省监测站提前谋划,先从碳监测知识储备入手,积极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碳监测试点省份和城市学习,开展多次技术交流和研讨。
 
  合理站点布设。碳监测背景站位于天水市麦积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城市的主导上风向,能客观反映天水市大气温室气体本底浓度状水平和变化规律。
 
  严格质控保障。温室气体在线监测设备需要实时在线连续运行,且温室气体质控要求高,运维难度大。实行仪器厂家的质保运维服务,有助于降低仪器故障率,持续保障站点的正常运行,为高质量数据应用提供基础
 
  下一步,甘肃省监测站将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等文件要求,逐步完善碳监测体系,规划覆盖重点城市碳监测网络,试点开展张掖祁连山和陇南大熊猫两个国家公园区域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监测和评估,不断提升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监测能力,为建设美丽甘肃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张昭楠
 
  审核:张燕
 
  原标题:监测“碳”索——我省建成首个碳监测背景站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cs.hbchanyelian.com/News-3517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