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高考特辑丨绿色护考成“传统”,噪声污染何时休

高考特辑丨绿色护考成“传统”,噪声污染何时休

2024-06-07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15

  不出意外,今天的热搜都被高考占据了,“直击多地高考一线”、“高考的送考仪式感有多强?”、“2024高考首日”、“学校为高三学子准备定胜‘糕粽’”......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中高考不仅在考验学生们,也在考验环保部门。【5月22日24时起至6月19日,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绿色护考行动”】、【5月25日—6月25日,山东首次开展“绿色护考”活动月】、【自6月3日起,金山区“绿色护考”工作全面展开】、【“绿色护考”倡议书-石城县】、【盈浦街道严阵以待,全面启动2024年“绿色护考”行动】、【芜湖发布“禁噪令”】......省市镇县,甚至是街道社区,已经严阵以待启动了“绿色护考”模式,就像成为了一个新的“传统”。
 
  “护考”行动主要目的就是要给考生创造一个更安静、舒适的备考和迎考,以及休息的环境,主要任务集中在噪声、异味管控,以及供水需求和安全保障,城市治安及环境卫生治理等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噪声。
 
  就每年护考的情况来看,施工工地、广场舞、KTV、文娱场所、室内外装修、餐饮及夜市、商业宣传喇叭、交通车辆鸣笛、飙车炸街这些是比较典型的,也是会重点被抓的项目。实际上,噪声污染作为一种无形的污染种类,其实是比较难防控的,尤其是社会生活噪声。
 
  原因就在于难取证、成本高、执法难。
 
  这并不难理解,比如装修噪声、宠物噪声、邻居家小孩的噪声,楼下餐馆的噪声等等,很多并不是持续性的,也就意味着等到管理人员上门也难以界定,最终很多都是调解、劝阻、协商的民事纠纷,相对于建筑工地、工业生产噪声这种,执法困难度成倍提升。
 
  当然,近年来,在各地不断地普法和宣传下,社会噪声污染情况也得到了大幅缓解。从每年发布的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来看,声环境状况是在持续好转的。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声环境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6.0%,夜间为86.6%,,同比2021年提升了0.6和3.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夜间虽然是噪声污染的高发期,但提升也更为显著。
 
  2022年,全国合计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案件约450.3万件,同比增加49.3万件,案件办结率为99.7%。投诉量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等8个超大城市噪声投诉总件数约148.5万件,占比三分之一。投诉案不减反增,也能反映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噪声这个问题。
 
  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噪声处罚金额约1300万元,噪声污染环境保护税收入1.4亿元;施工噪声污染处罚案件约 1.2 万起,处罚金额约1.7亿元。施工和工业噪声管控是有“硬手段”的,不过社会噪声控制也可以有方法:截至 2022 年底,全国共创建安静居住小区和宁静小区 1385 个。
 
  噪声监管要严,降噪设备以及降噪材料的更新迭代,以及噪声检测手段的升级也是必要的。很多新建建筑的隔音效果明显就高于“老破小”,这也得益于建筑标准的提升。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2021)就对建筑声环境,包括隔声、吸声、消声、隔振等都做了规定。

  在生活上,想要“隔音”,从建筑板材上就选择隔音材料,隔音门,隔音窗,或者是吸音材料都是比较常规的。同时,建筑内部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的隔音降噪也较为常见。除了隔音,噪声监测网络和噪声检测设备满足了点线面结合监管的需求。
 
  据上述报告,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声环境功能区有3618个点位,在约4.1万个施工工地安装了自动监测设备(扬尘噪声在线监测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设置了1300余个噪声监测点位地级及以上城市新安装机动车违法鸣笛抓拍系统327套,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在公共场所共设置880余套噪声自动监测设备和噪声显示屏。
 
  说回绿色护考,上述报告也有统计数据:2022年,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在考点周边道路设置了1.1万处禁停、禁鸣区域,增设提示警示标识4.2 万块。高考期间,各地设立的1.6万个爱心护考岗主动帮扶考生,严查闯禁行、乱停车、乱鸣笛等交通违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绿色护考”行动受益考生数量3600余万人次。
 
  借此机会,我们倡议,远离噪声,共享安宁,希望大家都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创建更和谐的大家庭。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cs.hbchanyelian.com/News-3511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